5月10日,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掛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導站。依托該平臺,全市法院將聯動市婦聯的家庭教育指導陣地,將“父母課堂”等創新品牌送入鎮街村居,達到教育一課、調解多案、治理一片、服務一方的效果。 記者了解到,作為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全國首批家事審判改革試點單位,中山法院近年來全面開啟家事審判機制和方式的改革,在全省乃至全國創新多項制度,不僅推動了我國家事審判領域的法治化進程,也為訴源治理、和諧中山建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創設家事審判程序制度入法 早在2016年,中山法院便成立了專門的家事審判團隊,通過對案件難點痛點的摸索,先后“對癥下藥”創設了離婚財產申報制度、冷靜期制度、庭前強制調解制度、婚姻修復指導制度、被告信息申報制度、親子關系評估制度、子女撫養規劃制度、量身定制探望方案制度、人身安全保護令制度、心理評估疏導機制十大制度,精準覆蓋婚姻修復、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婚姻家庭矛盾的各方面,全方位貫穿立案到案后回訪的審判各環節。其中,中山法院在全國首創的離婚財產申報制度正式載入今年新實施的《婦女權益保障法》,成為該法亮點之一。更多的法院開始在離婚訴訟中適用這一制度,婦女的合法權益也在人民法院不斷深化的改革探索過程中得到更好的保障。 構建家事審判大保護工作格局 2018年2月,中山法院牽頭與全市15個部門建立起多元化解家事糾紛機制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案后回訪和幫扶制度、反家庭暴力庇護對接機制、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制、法律援助及司法救助機制,同時聘任了400多名家事調查員及家事調解員。2021年,中山法院與市婦聯等10個單位建立了《中山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聯動機制》。2023年3月,中山法院與市婦聯、市公安局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此外,中山市兩級法院還引入全職調解員入駐法院,專職從事庭前調解、心理疏導、親子評估等延伸服務,促進家事審判工作深入開展。 首創“離前一課”“父母課堂” 為配合家事審判機制實施,中山法院建立了圓桌審判庭、家事調解室、家暴隔離庭審室、婚姻家庭輔導室、心理咨詢室、兒童觀察室、家事調查室、情緒放松室等10個家事審判特色功能區,從硬件設施上有力保障了服務質量和審判質量。五年前,中山法院創設“離前一課”,引入心理咨詢師對所有婚姻危機的夫妻提供婚姻修復指導課堂,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集中調解模式,為高質高效地化解離婚糾紛開辟新路徑。據統計,2018年至今,每年參與“離前一課”的夫妻每年約120對,婚姻修復和好100對以上,婚姻修復和好率達85%以上。 

▲父母課堂 2019年,中山法院又首創“父母課堂”,針對涉子女撫養爭議糾紛集中調解并提供教育指導?!案改刚n堂”開設以來,中山法院涉未成年子女爭議案件調撤率從2019年的72%上升到2022年86.25%,2023年第一季度更是達92.31%。 今年2月,我市法院首發《家庭教育令》,開始運用“父母課堂”對離婚父母集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5月5日,市中級法院啟動“父母課堂”走進鎮區村居系列活動,首站走進小欖鎮,為涉訟的2對家事案件當事人、因家事糾紛到當地婦聯咨詢2對夫妻,以及10多名小欖鎮各社區婦聯專干、網格員、綜治辦調解工作人員等共20余人授課。其中2對調解當事人課后當場簽署了調解協議。通過“父母課堂”的延伸服務,中山法院不斷創新探索家事案件訴源治理的有效路徑。 自中山法院全面改革家事審判以來,2016年,中山法院家事團隊調撤率達73%,同比改革前的2015年上升15%;2017年以來的近五年,家事調撤率均達78%以上,庭前調撤率達70%以上。其中夫妻和好率達85%以上,改變了調解和好幾乎為零的歷史。每年修復婚姻100余對,至今挽救1000余個家庭。
|